外国语学院开展《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04作者:设置

2022年10月,为有序开展教育部布置的全国高校外语专业全面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学工作,外国语学院各系各专业以线上或线下形式开展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教学研讨活动。

今年8月,外国语学院33名教师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开展的《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工作。培训从教材的整体理念、教学要求和教学示范等,旨在帮助不同语种、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准确把握《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的主要精神和重点内容,切实提升“三进”教学工作实效。

在本次学院的《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教学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纷纷结合自己所授课程,就培训内容和培训感想,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英语系教师表示,通过培训对《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有了深刻认识,即实施内容与语言融合式外语教学,帮助学生在使用外语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外语能力,在开展听说读写译语言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最大限度地提高外语学习效能。

德语系教师表示,如何用目的语讲好当代中国的故事,在世界上构建起属于中国的话语结构体系是必要且意义重大的。这套教材将一些专业性强、抽象的概念通过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案例、故事串联起来,与大学生的生活建立起联系,通过环环相扣的任务设置,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溶于无形。

东语系教师认为,《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建设是用世界听得懂的理论语言、学术语言、专业语言来阐述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治理,引导广大师生在面对世界话语圈的时候,能够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同时教师们还就备课情况,重点从指导思想、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理解与授课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教师们一致认为《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外语类专业听说读写译等核心课程,有助于学生在进一步夯实外语基本功,提高读写、演讲与翻译能力的同时,提高用外语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新时代国际化外语人才,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根据《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特色,结合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优势及实际,英语专业本学期开设面向全校的公选课《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课程,并使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材作为课程的补充教材,同时还将在英语专业读写、翻译及演讲课程中逐步使用《理解当代中国》教材。德语专业《德语阅读与写作》课程将使用《理解当代中国》德语读写教材的理念,口笔译课程将《理解当代中国》德语翻译教材作为教学补充材料,以满足专业考试及考研需求。日语和朝鲜语专业将通过案例分析、演讲比赛、翻译竞赛等实践类教学活动使《理解当代中国》教材融入课堂教学。

英语系还听取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数据库综合平台”的介绍,今后将在教学和教科研中使用此平台,更好地促进教学及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

通过此次《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外国语学院教师对《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的整体理念和教学要求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将在今后的教学及教科研活动中进一步使用这一新时代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压舱石,做好“三进”工作,更加积极地响应外语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坚定文化自信,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外国语学院将开展《理解当代中国》教材的系列研讨活动,认真落实教育部要求,不断完善“三进”教学体系,持续提高“三进”工作实效。(撰稿:王雨濛,审核:李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