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开展《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 教学研讨活动之二

发布时间:2022-12-01作者:设置

2022年10月外国语学院各系各专业开展《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教学研讨活动之后,2022年11月,外国语学院继续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学习研讨活动,以推进教育部布置的全国高校外语专业全面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学工作。

11月17日晚,英语系和东语系参加了由东莞理工学院主办的围绕“三进”工作和《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虚拟教研室活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院长董金伟教授在主旨发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与教学实施---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中,从课程思政的缘起,到为什么要课程思政,以及怎么做进行了深入探讨。广东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劲松教授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英语零度课程设计---以医学人文英语为例》的发言中提出课程思政使外语教育的特征与本质过程的认识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华南理工大学陈锦博士《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课堂评估的改革与实践》把课程自身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南昌工程学院梁良博士的《本科英语(翻译)专业“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英语读写教程学习重构行动及状况研究》对英语专业学生与翻译专业学生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程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刘瑾老师《“英语演讲教程---思政元素融合际传播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详细具体介绍了《英语演讲教程》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以及在单元教学中具体设计过程。

11月22日下午,德语系组织了关于《理解当代中国》德语系列教材的第二次线上研讨,对《德语演讲教程》《德语读写教程》和《汉德翻译教程》这三本教材以“先分组讨论、后集体汇报”的形式,进行了多轮次的理解和学习。老师们以教材目录和样章为抓手,结合所教授的课程和学生情况,设计了符合学情和教情的相关教案。《德语演讲教程》组老师认为这本教材可适用于中高年级语言课、演讲比赛备赛等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在进一步、更全面理解中国的基础上,用所学德语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学生的德语口语和演讲能力。《德语读写教程》组老师认为该教材适用于读写类及语言类课程,帮助学生在学习某一主题时,举出更生动、典型的中国案例,如当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汉德翻译教程》组老师用一份简单的教案,展示了如何将时政文献的翻译和翻译策略的学习进行有机融合,以实现内容为载体,教授翻译策略。

通过聆听其他高校外语专业的分享以及本院各专业教师的研讨,外国语学院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教材的教学示范内容及教学需求,并结合具体授课单元及真实教学案例,探究教学设计思路,破解教学重难点,更加深入地体会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在真实课堂中的应用模式。

外国语学院将继续践行立德树人,紧扣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做好“三进”工作,更加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撰稿:王雨濛,审核:李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