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合肥大学“合研星光志愿队”结束了在安徽省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研究生们带着满满的实践成果和对基层环保工作的深刻理解踏上归程,为绩溪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田野思政课”。
在绩溪期间,队员们系统梳理了当地亮眼的生态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PM2.5日均值26.9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96.6%;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显著提升,为东部地区目标奠定基础。这些数据背后,是绩溪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不懈的努力,以及整县推进“污垃同治”“双链循环”“双擎赋能”的系统蓝图。
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承担稿件撰写、官网信息梳理等任务。他们依据《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指标体系》,深入总结绩溪在农村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生态小流域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用文字生动记录下乡村环境的喜人变化和群众的获得感,让绩溪经验得以传播。
队员们跟随执法人员和技术人员深入实战一线:参与水质快速检测,目睹微型监测站织就的实时监控网络;烈日下沿河布点采样,体验污染源排查的严谨;直面环保设施“建而不用”、不同群体诉求冲突等治理困境。
在走访中,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办公室主任胡婷坦言追求“高颜值生态、高素质人”目标所面临的资源与技术挑战。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峰则以“打铁必须自身硬”寄语学子,勉励他们扎实学习、勇于下沉、脚踏实地,在环保路上行稳致远。
队员们带走的不仅是调研笔记,更有对基层环保人坚守的敬意和对乡村生态治理复杂性的深刻认知。合肥大学与绩溪县计划共建“环境治理创新实践基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基层转化。年轻一代守护绿水青山的誓言,已在皖南大地悄然扎根。
来源:研究生处 编辑:褚俊雷 预审:葛春梅 审核: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