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合肥天气酷暑难当,天气变幻莫测。为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完成,8月15日数理系再次召开了系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上系副主任牛欣、党总支副书记刘玉培、系两办主任卞临滨就我系的南艳湖二期校区搬迁工作做了进一步动员和周密的部署,会议决定8月16日大学物理实验室率先启动搬迁。
大学物理实验室分布于南北两个校区,多年来承担着合肥学院理工科系部近20个专业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面积近18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资产近400万元。由于是基础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还有一些高精度的精密仪器。此外,本次搬迁涉及的实验室多达20多间,仅大型实验桌就有200余张,搬迁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顺利完成搬迁任务,大学物理实验室早在7月初就做好了搬迁方案,同时完成了实验仪器、设备整理装箱准备工作,计划用7天左右时间完成校黄山路校区和南艳湖一期物理实验室的搬迁任务。在8月15号的会议上,按照系里最新要求,实验室搬迁工作必须压缩到3至4天内完成,无疑给本来就紧张的搬迁任务增加了难度。面对新的安排,大学物理实验室全体教师的态度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16号早晨7点钟,系党政领导分校区坐阵协调,夏传鸿老师具体指挥,实验室各位教师按搬迁方案及时到位,大学物理理论教研室及系里其它教研室的老师通力协助,搬迁工作率先从北校区有条不紊地开始了。8月16号那天天气闷热,然而各位老师挥汗如雨,发挥着一贯的团结作战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中午时分,大部分实验桌已经抵达南校区二期数理楼下,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数理楼的电梯还没有投入使用,四个人搬动都感到吃力的实验桌必须靠人力抬到位于数理楼5、6层的实验室。工人们在黄山路校区体力消耗很大,因此搬运速度很慢,一上午只将七张实验桌送达楼上的实验室,其余全卸在楼下。在二期校园接应的牛欣副主任和老师们心急如焚,立即将此情况向郑永红副院长汇报,并及时与搬家公司协商,最后决定用大吊车将实验桌吊到楼顶,再从楼顶将实验桌搬到5、6楼实验室。难题攻克了,速度上去了,当天晚上8点多,终于将北区实验桌全部搬迁到位。如果说,第一天是“重”,那么,第二天就是“多”,所有北区的实验仪器的搬迁一直持续到到8月17日夜里11点多,实验室主任徐琳及程玮、孙赟、李杰、丰远等老师都坚持到了最后。
有了黄山路校区物理实验室的搬迁经验,8月22日和23日,南艳湖一期实验室的搬迁就顺利多了,在系领导和实验室全体老师的努力下,仅用了1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南区物理实验室的搬迁工作。
大学物理实验室在3天半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搬迁任务,实验室的全体老师在这个特殊的暑期经历了一场特别的考验。他们深深体会到:周密的计划、正确的指挥、务实的行动、上下齐心、团结协作,就能够无往而不胜!(数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