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教学督导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11-14浏览次数:296

    11月7日下午,合肥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在行政楼四楼东会议室举行,院长蔡敬民,副院长陈秀,质监办主任王昆仑,学院教督委全体成员出席会议,教务处副处长杜奕智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陈秀主持。
    教督委副主任王昆仑做了《2011-2012学年教学督导工作总结》。根据《合肥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章程(试行)》规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要求,本学年院督导坚持听课制度,共听课211节次,并在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推荐多名教学效果优秀的青年教师作为示范(观摩)课的后备人选;对十余项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制定和修订工作;参加本学年质量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本学年系督导组根据教督委学年工作要点要求,机械系、思政部、管理系、旅游系督导组以各种方式开展了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引导他们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听课工作中,各系督导以随机听课和有针对性听课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工作,据统计,本学年听课共计822节次。化工系、经济系、生物系、电子系、计科系、教育系、旅游系、数理系、思政部、中文系等10个教学单位督导组积极开展教师评学活动,共收到教师评学表639份,参加评学教师共计241人,被评班级226个,评学整改意见经质监办整理已经反馈给各教学单位。经济系、机械系、数理系、化工系、教育系、公体部督导组结合在青年教师中开展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进行具体的教学指导;化工系、电子系、数理系督导组结合本系工作重点对实践(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督查和指导。王昆仑介绍到,本学年度共收到督导组三类共35条教学工作建议,教督委已及时沟通和反馈。
    会议中,5个优秀督导组代表和2位优秀督导代表做了督导工作经验介绍。杜奕智介绍了教务处工作相关事宜。
    教督委主任陈秀解读了《2012-2013学年督导工作安排》,对下一学年学院的督导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她指出,我院教学督导要以学院办学定位为指导方向,构建专业特色体系,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以此来作为我院下一步督导工作侧重点。她要求,督导委员会成员要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学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改革方案、专业导向性方案、模块化教学改革和各项评估方案等,促进督导结合系部工作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督导;督导应积极参与各系教育改革项目,了解我院改革成果。同时,陈秀指出,学院的教学督导工作重心将下移到各教学单位,各系部督导要结合系内办学特色(项目)积极取到系领导的支持,制定督导方案。系督导与老师要以和谐、平等的关系进行合作。此外,她就正在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蔡敬民院长发表重要讲话。教学督导工作对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对教督委和教学督导组开展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根据我院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质量应满足社会需求、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生对学业效果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两个方面。我院地方性和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引导了学院服务地区发展,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道路,督导工作要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达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体现将输入导向转变为输出导向,在课程上,将学科导向转变为专业导向,制定理论、实用、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蔡敬民强调,产学研合作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要做到合作培养、合作教育、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课素质和敬业精神。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尝试创新的培养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将理念转化为项目。(院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闫风云 程蓓蓓 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