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 抓好关键课程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03-15浏览次数:25

——合肥大学“大思政课”立体化育人改革创新

在合肥大学,每学期都会对学生开展“思政课获得感”问卷调研。当学生被问及“心中喜爱的思政课是什么样子”时,大数据生成的词云显示,“印象深刻”“深受触动”“收获满满”成为高频词。

要推动思政工作转型升级,必须走出思政课自身“小循环”、教育系统“内循环”,融入社会的“大循环”。近年来,合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大体系—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立体化育人体系为抓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发挥创新理论、多元主体、特色资源的有效合力和关键作用,进一步夯实立德树人主阵地,提高思政课铸魂育人成效。



“党建+思政”激活协同育人“大体系”。按照“一个责任、两支队伍、三个阵地、四个平台”总体框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党委书记、校长开展专题调研,带头讲授“开学第一课”等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学校定期召开学校思政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会,形成各职能部处工作合力,在政策、经费等方面保障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不断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和学术“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国创、省创、校创”三创联动机制,打造“一院一品”和“一院多品”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100%达标。



“课堂+社会”构建共建共享“大课堂”。探索“思政课堂+社会课堂”双育人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依托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合肥大学研究基地,与合肥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共建安徽省首个市级“党史研究基地”,协同攻关重大课题,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共同打造合肥市党史研究红色品牌。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现场教学引导学生认知、践行和感悟育人目标。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共建同行”益企助企新模式,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时事热点解读、红色经典著作领学、理论性学习社团指导、学生“大创”项目指导、社会实践团队指导等方面,凝聚力量共同做好大思政课育人这篇文章。近年来,学生广泛参与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大学生讲思政课和“挑战杯”红色专项比赛,获得省赛、校赛等各类比赛奖项近百项。



“思政+学科”打造特色资源“大平台”。学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全校13个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开展英模大师进课堂活动,邀请思政名师、专家教授、行业精英等同备思政课,汇聚育人合力;依托地方红色文化和学校学科特色资源,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鲜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体系,努力打造一批思政“金课”;积极开展“双线混溶智慧课堂”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数字马院”教学联盟理事单位,探究“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建设,推进问题式、案例式、探究式等多种形式教学。

通过对10个学院、200多个班级开展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思政课反响积极、评价很高、期待很多,满意度达到95%。学校获批安徽省线上教学示范高校,以29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建设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5个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选树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获2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研研究项目,8个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2个高等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研究项目。



“引进+培育”发挥“大师资”关键作用。夯实立教之本、汇聚兴教之源,须把好把严教师“关口”。学校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包联优秀青年教师工作制度,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科学制定人才引进方案,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坚持政治标准,严格资格准入制度;积极探索相关优秀教师、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管理干部及专职辅导员转任思政课专职教师的长效机制,2021年以来通过校内遴选思政课专职教师10人,引进博士9人;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师培养模式,引导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理论宣讲活动,邀请专家教授在南艳湖大讲堂作学术报告,组织开展说课、研讨和公开课展示,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教学创新大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党委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