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六 ——旅游与会展学院赴六安舒城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2-07-07浏览次数:447

百年赤心为人民,青春伟力助振兴。合肥学院旅游与会展学院“赤心照棠树,农旅踏新程”发展成就观察团于6月22日至6月28日期间在六安市舒城县棠树乡进行实地调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先后走访了邱岗村、窑墩村、棠树村等11个村,通过发放问卷、走访调查、采访纪实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切实感受百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结硕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践团队在调研期间走入棠树乡,走近村民,进行一家一户的寻访,耐心地与村中老人聊天。“生活好了,和以前是大不一样了。”这是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话。经团队了解,当地政府通过实施一户一策的工作方法,实现了从健康保障、产业发展、教育支持等方面提高村民综合生活质量的扶贫目标。全乡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共摸排重点监测对象25户,实行分片管理、定责到人。同时政府关注脱贫劳动力务工的稳定就业,设立公益性岗位,解决275位贫困户务工问题。团队成员将调研的结果与驻村扶贫工作队进行交流,并提出了保留传统产业、发展深入体验式旅游、创新现代化文化产品等建议。


 

农旅结合 盘活闲置旧资源

实践团队走访发现,棠树乡的发展战略合理且全面,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实践团队对当地闲置资源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调研包括千亩荷园、桃园、景露园森林温泉项目在内的产业,深入了解当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对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建议当地盘活闲置旧资源,实现农旅结合,促进村民增收,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发现由于农村发展的局限性,当地居民主要为大龄中老年人,产业在选择服务与从业人员时受限于村民年龄,对于提升服务的专业化、年轻化、品质化存在不小挑战。旅游与会展学院与棠树乡人民政府召开座谈会,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同确定了下一步合作方案。社会实践基地的搭建,为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利于共同促进产业对接与合作,助推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迸发强大新活力

棠树乡根据“南农旅,北工业”的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区。根据调研结果,现园区已入驻36家企业,吸纳近1500人就业,2021年园区年产值近5亿。实践团队对工业园内优秀企业代表烽西村吉特育乐用品有限公司进行深入调研。团队成员调研后认为工业园区的建立有助于特色产业发展,工业园的建设激活了棠树乡新动能,为真正实现村美民富产业旺提供了重要保障。



乡村民宿 添彩棠树新画卷

农家乐是棠树乡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聚焦棠树乡邱岗村的“棠树人家”农家乐发展模式,对现有民宿、农家乐等产业进行调研,同时勘察当地闲置土地资源现状。团队成员通过对农家乐老板的采访了解到该店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全景棠树,全域旅游”为目标创立的,集餐饮、农事体验、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一村一店连锁品牌。实践证明,棠树乡创建自己的农家乐品牌是将当地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提高当地知名度、带动旅游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峥嵘岁月 共话党史悟初心

传承红色基因,铭记红色历史。活动期间,团队拜访了当地老党员,聆听他们讲述革命故事,感受那段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同时,团队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广普通话等主题系列活动。团队前往前身为舒城止善小学的刘院村村史馆进行参观学习,那里现已成为生动记录刘院村历史和发展的文化家园,推动棠树乡形成良好家风和文明乡风。



志愿服务 奉献青春筑未来

活动期间,实践团队了解到随着云雾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多,政府已将原来废弃的小学改造成“一老一小”活动中心。团队前往活动中心开展了慰问活动,为孩子们带去精彩纷呈的文娱表演和普通话知识讲座,成员们详细询问空巢老人的家庭状况及需求,悉心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生活和在校学习的情况,并鼓励孩子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未来为家乡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新农村中感受新变化,在新产业中感受新成就。青年学生走入基层,走进乡村,通过实践知国情、解民情、促发展,他们结合专业知识和乡村特点,多角度实践,探索总结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普遍经验,以实际行动不断书写奉献社会、奉献青春的新时代篇章。

(旅游与会展学院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