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下午,在37号楼305会议室,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数学与统计系顺利举行了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本次会议特邀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施敏加教授、安徽建筑大学数理学院副院长刘华勇教授,以及合肥一中高一年级部主任徐明星老师担任专家。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院长余海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任姚玉武、应用统计学专业主任牛勇、以及信息与计算数学(中外合作)专业主任邵桂伟出席会议。会议由余海峰主持。
会议伊始,余海峰发表致辞,对莅临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着重强调了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对学院发展及学生成长的关键意义。
首先,专业主任姚玉武就《202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打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汇报结束后,专家们开始提问交流。在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讨论后,进入应用统计学专业环节。系主任牛勇汇报了《2025级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阐述了培养目标定位及实践教学安排思路。最后由系主任邵桂伟汇报《2025级信息与计算数学(中外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听取汇报后,专家学者们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展开深入研讨。施敏加等专家从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师资配备、实验实践、中外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刘华勇教授从行业需求角度,就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环节提出诸多宝贵建议,期望课程能更紧密贴合市场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施敏加教授指出在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中,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深度与广度需进一步斟酌,并且针对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结合当前大数据发展趋势,建议增设前沿数据分析技术相关课程。徐明星主任针对中德合作建议在数学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与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并且重视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德语)、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面对专家们提出的疑问与建议,专业负责人积极回应,认真记录,并对专家们的指导表达诚挚感谢,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完善,确保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数学与统计专业人才。
经充分讨论与审议,专家组一致认为,各专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合理,既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传授,又兼顾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可行性,为系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长远发展筑牢基础。
此次论证审议会议的顺利召开,为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数学与统计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将继续努力,助力学生在数学与统计领域的广阔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推动专业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事业上迈向新的高度。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撰稿:马欣茹 刘国正 初审:苗冰涛 复审:许强 终稿: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