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简介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其前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98月由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学与物理系、管理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合并组建而成20258月独立组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学院设置共2个系1中心,其中2个系为智能科学与工程系、大数据与信息工程系,1中心指实验实训中心。

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为国家首批卓越计划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3年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网络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建有2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拥有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获批安徽省高校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建设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支。在校学生2138人(含硕士研究生278人)

现有专职教师83人(其中外籍教授1人),其中教授13名;博士教师45(含博士后3),博士比例达54%双能型教师4660位教师具有硕导资格。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省级教学团队3外国专家合肥友谊奖获得者1,江淮英才计划杰出项目1项、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青年拔尖人才2。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级教研项目4项、省厅级教科研课题近百项;发表三类以上论文3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5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承担国家级教研项目4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00多项,主编教材2部。

立足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坚持产学研训一体化,与本地重点科研院所(合肥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电科三十八所等)、行业龙头企业(科大讯飞、科大国创等)、德国知名大学与科研院所(斯图加特大学、弗朗霍夫研究院等)在协同科技创新、联合人才培养、共推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现有安徽省智能制造多模态数据融合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大学“互联网+”与智能信息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合肥市车间智能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德应用数学研究所等省级和市校级科研平台。通过融入企业场景,引入企业真实需求和实际项目,校企共建工程实训基地,支撑实践教学活动和工程能力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2019年,合肥学院-科大讯飞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被评为全国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为安徽省唯一入选案例。

根据学生年级层次、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建立多层次、个性化的卓越IT工程师俱乐部,开展第二课堂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年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共获得国际奖项21项、国家级奖项160项、省级奖项600包括RoboCup2D仿真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季军、RoboCup2D仿真机器人足球中国赛冠军ACM-ICPC亚洲区赛银奖、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世博会专项竞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