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为底色,做有厚度的幼教人学科竞赛项目 ——记教育学院19级学前教育汪京京同学
|
发布时间:2024-05-15 浏览次数:10 |
汪京京,女,汉族,中共党员,2023届学前教育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2021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学前教育组一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2022年12月通过校招考试,成为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在编幼儿园教师。 以技能为底色的幼教人2021年,汪京京被老师选中去参加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技能竞赛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说课、保教视频分析、弹唱、讲故事、歌唱表演、绘画,备赛过程中,她反复磨炼、不断请教,总结后自我反思,最后一遍接着一遍地巩固练习,那段时间总能捕捉到她在校园里忙碌的身影,她说这是机不可失的锻炼机会,为她毕业后考入无锡市幼儿教师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首那段忙碌、艰辛但充实的日子,她已经记不清练过多少次讲课,反复排练过多少舞蹈,嗓子累哑了多少次。记不清多少次五点就起床占座,在还未亮起的清晨,迎着刺骨的寒风赶到艺术楼;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辗转难眠、焦虑不安,有多少次哭湿了枕头……她也终于明白:“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越努力,越幸运”。 提前做好规划首先,做个有心人。如果有参加比赛的准备,要早做打算,参加比赛是汪京京从大一就有的想法,从决定参加的那一刻起,她便已经着手准备,在课余时间,练习朗诵、板书等等。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多方面了解这个比赛,也要了解自己是否具备参加比赛的条件,例如普通话、是否怯场等。提前规划,做好准备。在此后的学习中,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教学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积极试讲,勤加练习,抓住每一次试讲展示机会。优秀的课堂自然少不了优秀的教学设计,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不断提升自己写教案的能力,争取写出合理又有创意的教案。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做个有心人,做好自己的规划,并为之努力! 专业知识是基础作为师范生,一定要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可谓是高手云集,要想拔得头筹,绝非易事,因此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汪京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作为幼儿教师,发音标准、吐字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勤加练习,多读多练。二是提高朗诵水平,优秀的朗诵能够更好地升华情感,引起评委共鸣,为课堂添彩。朗诵首先要有真情实感,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其次,朗诵也可以适当运用技巧,如控制气息、发音方式等等,推荐大家看《诗歌之王》这部综艺,学习名家朗诵时的断句、情感表达等经验。三是板书。板书是最直观地展示教学设计的工具,好的板书生动、简练、富有创意,这要求我们在设计板书时要更加大胆、创新,并且要准确抓住教学内容。四是仪态问题,这个问题较容易被忽视但却十分重要。仪态是身体体态的展示,首先要做到气质从容、落落大方。在讲课时可以适当走动,使模拟讲课更加真实、流畅。在邀请学生回答时,身体微微前倾做倾听状,伸手示意,手臂平直,学生回答结束,加以恰当的赞赏与点评。五是营造真实感。比赛形式是无生试讲,但我们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增加教学互动,模拟与学生的交流,现场比赛要与评委有眼神交流,线上比赛,则要注意与摄像机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增加教学真实感。眼神是最实感、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尝试“眼神直盯+全班扫视”的方式增加教学实感。在讲课过程中避免表演痕迹过重,不停地来回走动,过多的手势动作等问题。六是重视支教实习。支教实习面临的是真实的课堂,认真备课、上课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在比赛中表现得更加成熟、老练。 要勇于吃苦最后,要有吃苦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准备比赛必须时刻保持精神紧绷;必须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断打磨与训练;必须熟练牢记教学设计;必须有足够的抗压能力与临场发挥能力;必须要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轻言放弃,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必须有“豁出去”的勇气和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