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举行优秀校友讲座 暨企业高管进课堂活动
|
发布时间:2025-10-14 浏览次数:11 |
为助力25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突破专业认知局限,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就业前景,科学规划大学学业发展路径,2025 年 10月11日,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精心策划了“优秀校友讲座暨企业高管进课堂”活动,特邀我校2006届优秀校友——现任科大讯飞技术总监连顺,以“大模型技术解读与典型应用”为主题,为新生带来一场兼具技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专题讲座。 精准调研定方向,三维解读破迷雾 “大家目前对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方向了解多少?未来是否关注 AI 与通信技术的融合领域?”讲座伊始,连顺校友并未直接展开技术讲解,而是先通过一份“专业认知度调查问卷”,快速掌握同学们对本专业的认知现状与兴趣点,让后续分享更具针对性与靶向性。 随后,他围绕技术解读、趋势应用、职业规划三大核心板块层层递进:在技术科普环节,从大模型基本概念切入,系统梳理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特色拆解相关技术实现路径,同时分析智能涌现对人类日常生活与产业场景的深层影响,用通俗语言将抽象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案例。在互动交流环节,他以幽默风趣的表达分享自身从本科求学、博士深造到企业任职的切实经历,针对“通信工程与大模型技术如何结合”“本科阶段该重点提升哪些技能” 等问题耐心解答,现场提问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在理念传递环节,他特别强调“在 AI 时代,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我们必须从依赖‘感觉’转变为依赖‘过程’与‘验证’”,引导同学们建立严谨的专业思维与学习逻辑。 聚焦就业传干货,总结赋能明目标 讲座后半程,连顺校友将重点转向“就业准备”,结合自身博士经历与企业高管实战经验,为同学们带来实用建议:一方面,明确指出简历水平与专业技能是就业竞争的“核心筹码”,建议同学们从大一起积累通信技术相关的科创竞赛、实验室课题等项目实践经历,让简历从“经历清单”升级为“能力证明”;另一方面,提醒同学们提前锚定就业方向——若倾向技术研发,需夯实数学与通信原理基础;若关注行业应用,可多了解 5G、物联网与 AI 融合的前沿场景,避免大学四年“盲目跟风”。 讲座尾声,专业指导老师胡国华作总结性发言。他高度肯定此次活动的价值,指出学院策划“优秀校友讲座暨企业高管进课堂”,正是为了将“校友成长经验”与“企业前沿视角”引入校园,为新生搭建“认知专业、规划未来”的桥梁。同时,他激励同学们以连顺校友为榜样,抓住四年大学时光:既要端正学习态度,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筑牢学业根基;也要主动关注行业动态,多参与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活既“充实”又“高效”,为未来投身电子信息领域做好准备。 讲座落幕获好评,未来规划更清晰 此次讲座为 25 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带来了“及时雨”。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本对专业方向有点迷茫,听完讲座后清楚了该重点学什么、怎么规划”“校友的经历很有说服力,也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大家不仅对通信工程专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明确了未来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方向,对今后的大学学习充满信心。 据悉,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今后还将持续开展“校友进校园”“企业实践”等系列活动,不断为学生搭建链接校园与职场的平台,助力学子成长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撰稿:学生记者甄翊如初审:梅志强复审:汪娜终审:毛小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