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又是一年考研季,合肥大学2021级生物工程2班的学子们在388万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以52.63%的考研录取率成功上岸。
一、青春如朝日,奋进正当时
“考研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更是对初心的坚守。”“我想触摸知识的边界,探索更广阔的天地。”“我想去更优秀的地方,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无数考研人心中那份纯粹而执着的追求。
“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付出很多努力却不一定有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这句话支撑着梅心怡在枯燥无味的考研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在得知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之后,梅心怡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回望这一年的复习备考路,她感慨万分,“在合大的这四年,有过迷茫,也有过坚定,考研的日子里,每一本书、每一篇阅读、每一道习题,都是我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每一次的难题解决,都是我对知识的征服,也是我对自己能力的认可。我深知,这条路并非坦途,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变得更加坚韧不拔。”
“你不需要跑得比所有人快,只需要始终向前。”作为班级的学习榜样,同时也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张笑笑表示,在合肥大学的四年时光,是她人生中最充实的阶段。考研的征程中,她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也想过“躺平”,但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她坚持了下来,最终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谈及考研经验,她特别强调考研期间,“保持良好且稳定的心态”永远是第一要义,少刷社交媒体上他人的进度帖,多关注自己的成长曲线,注意劳逸结合,每周给自己放个假,散步、看综艺或约朋友吃火锅。张弛有度的节奏,反而让最后冲刺更有爆发力!”张笑笑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也屡获佳绩,现已被安徽大学录取。
已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的李东升对于一年的备考时光也发出了感慨,他说“前几天在学校操场上跑步的时候看到一句俗套的标语:青春逢盛世,正是拼搏时。若是一两年前浮躁的自己可能还会不屑一顾,但现在的我却在它面前驻足观望。处于最美好年华的我们与这次可能改变命运轨迹的机会相逢,紧紧抓住它吧,年轻人!”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只要心怀坚定信念,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之毅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之执着,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终能拨云见日,抵达梦想之巅,让心愿之花绚烂绽放,梦想之果硕果累累。
硕果盈枝头,齐心绽芳华
在合肥大学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2021级生物工程二班如同一株蓬勃生长的基因工程菌,以38颗赤子之心为“质粒”,以团结奋进为“培养基”,在四载光阴中催化出令人瞩目的集体能量。这个由党员先锋、科研能手、社团骨干共同构筑的班集体,始终以“聚似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为精神内核,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班像一台精密的生物反应器,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酶’。”班长洪颖惠笑谈(考取江南大学)。38名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与经历,却在生物工程二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找到了共同奋斗的目标与方向。班级干部以及6名党员同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班级树立起一面面旗帜。在思想上,他们积极向同学们传播正能量,带领大家共同提升思想觉悟;在行动上,他们以身作则,无论是面对学业的挑战,还是班级活动的组织,都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热情与努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那些在竞赛场上屡获佳绩的同学,更是班级里闪耀的星辰。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的思维和不懈的努力,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崭露头角。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班级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家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向着更高的学术目标发起挑战。班级里还有许多积极投身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的同学,他们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展现着青春的活力与风采。他们将在社团和组织中锻炼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带回班级,为班级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无论是策划一场精彩的主题班会,还是组织一次意义非凡的户外实践,他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与意义。
班级整体积极向上,朝气蓬勃,脚踏实地是生物工程二班始终坚守的信念,勤奋好学早已融入每位同学的日常。课堂上,大家互相交流实验心得。遇到课业瓶颈,有人主动分享笔记,有人耐心讲解思路。从专业课程的钻研,到实验项目的推进,他们用汗水和坚持证明:只要携手同行,就能在追梦路上收获成长与进步。他们不仅是自习室里的“钉子户”,更是赛场上的“摘星者”:
2023年安徽省第十届“挑战杯”黑科技竞赛省三等奖;
2023年安徽省第十届“挑战杯”红色专项竞赛省二等奖;
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省一等奖;
2023年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省三等奖;
2023年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23年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22年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云”系列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砚底承星火,长笺寄春风
考研之路,是学子们独自披荆斩棘的征程,却也离不开学校、老师和辅导员的温暖护航。那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21生工2班的学子想对学校和老师们说些什么吧!
詹曼妮(共青团员,已被武汉大学录取)
我想对我们的辅导员杨林老师说: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感谢在我求学路上,老师的辛勤指导和付出,得遇良师,三生有幸。
2、郜文祥(共青团员,已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
考研的过程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未知的道路,我深感压力和困惑。然而,学院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奉献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上。同时,我也想对学校表示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使我们能够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学校的各种活动和机会也让我们有机会拓宽视野,提升自我。
3、陈惊鸿(中共党员,已被北京工业大学录取)
在合肥大学的四年,非常感谢我的辅导员杨林老师。作为负责学院学生会的团委老师,在我担任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的日子里,从活动策划的构思,到执行细节的打磨,老师给予我充分的信任与鼓励,非常感谢您的辛勤栽培,让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在考研调剂的艰难时刻,杨老师始终牵挂着我的情况。他耐心倾听我的焦虑,结合我的实际情况给出专业建议,与我一同分析院校,用坚定的话语驱散我心中的阴霾。师恩难忘,铭记于心。
4、李成杰(中共党员,已被福建农林大学录取)
我很感谢我们院的赵欢老师,她总能在严谨的学术脉络中编织妙趣横生的逻辑,这让我印象尤深,也因此在毕业指导老师选择中主动找了赵老师,而后论文的指导工作中,她也让我感受到一个指导者所具备的责任担当和一名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对我以后的求学生涯有很大的帮助。
5、陈帆(共青团员,已被上海大学录取)
回首大学四年,母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更用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温暖的校园文化滋养了我们的成长。感谢母校为我们搭建了追逐梦想的舞台,图书馆的灯火、教室里的讨论、实验室的专注,都成为考研路上最坚实的后盾。特别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无私付出。是您们用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点燃了我们的求知热情,是您们在迷茫时的点拨、挫折时的鼓励,让我们在考研的征程中始终保持信心与勇气。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我将永远铭记"合肥大学人"的身份,愿母校桃李芬芳,再创辉煌!
6、鲁凌峰(共青团员,已被合肥工业大学录取)
感谢母校四年的培育和滋养,以其厚重的学术底蕴、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包容进取的校园精神,为我提供了坚实的成长基石。也十分感谢母校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不仅教授了我知识,还教会了我一些人生的道理,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母校的关怀、老师们的心血,这份恩情,我铭记于心。未来,我定当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回报母校和老师们的培育!
7、谷文珺(共青团员,已被合肥大学录取)
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无比感谢大学期间各位老师传授知识时的认真负责,让我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使我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不至于慌乱;也无比感谢辅导员杨林老师的帮助与鼓励,让我能够保持平稳的心态面对这场考试。
8、漆小兰(共青团员,已被合肥大学录取)
考研这段负重前行的时光里,母校的关怀无处不在。清晨七点的图书馆总为我留一盏灯,泛黄的课桌见证过无数个与晨曦相拥的夜晚;宿舍楼下的加油便利贴,让孤军奋战的路上始终回荡着回响。感谢母校合肥大学在我考研时期的支持与鼓励。
青春不老,只因奋斗不止;中国常新,缘于青年永进!合肥大学2021级生物工程2班的学子们用四年时光书写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合大,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合大青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中,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奏响一曲曲壮丽豪迈的青春乐章!
(拟稿:陈惊鸿一审:杨林 二审:晋松 终审: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