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筑梦乡村路,‘泾’彩志愿行”志愿服务队系列报道(五) ——查济古韵新探,智慧赋能前行

发布者:人工智能发布时间:2025-07-06浏览次数:12分享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古村落可持续发展,2025年7月6日,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筑梦乡村路,‘泾’彩志愿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泾县查济古镇,围绕智慧环境治理和传统手工业数字化转型两大主题开展深度调研为古镇发展注入青春动力

 

  查济古镇,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老村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传统的韵味。白墙黛瓦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这里不仅留存着完整的古建群落,更延续独具特色传统手工业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文化魅力。此次团队来到这里,深入调研,探索借助智慧环境治理让古镇生态更优美,以及推动传统手工业数字化转型让其焕发新活力。

 

  智慧环境治理调研主题中队员们分成多个小组,穿梭于查济的街巷河道间。他们积极与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交流,深入了解现有环保政策执行难点与智能化管理手段落地堵点。基于实地调研和所学知识,团队提出引入网络管理平台,整合多维度环境数据辅助科学决策为古镇环境治理注入科技动能,助力绘就生态保护与发展协同的新画卷。

 

  在传统手工业数字化转型调研队员们走进宣纸、木雕、竹编手工作坊,被匠人们精湛的技艺深深震撼。老艺人手中翻飞的刻刀、竹篾,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几十年的心血。学生们与手工艺人围坐交流,耐心倾听技艺承中的坚守与经营发展遭遇的困境——精美手工艺品特别是个人作坊因宣传推广渠道有限、销售范围狭窄,陷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处境。针对这一痛点,团队成员结合短视频平台的非遗推广案例,提出建立手工艺人数字档案拍摄视频展示非遗文化和搭建线上定制平台的三步走方案。

  此次查济古镇调研,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三下乡团队充分展现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队员们以创新思维与实践激活手工业传承活力,将青春智慧深度融入古村发展脉络,生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心系乡村、敢为实干的精神风貌。这份热忱与行动,不仅为查济古镇当下的环境优化、产业升级添砖加瓦,更以青春实践树立起“以专业报国、以行动兴乡”的榜样。团队成员将持续发力,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查济古镇书写传统与科技融合的乡村振兴新篇,让青春力量在乡土大地持续绽放光芒。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撰稿:梁欣欣 陈永清 初审:章云冉 复审:姚蓓蓓 终审: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