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合肥大学新大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暖意融融、氛围热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以剧育心,以心育人”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在此顺利收官。经全院广泛征集、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10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以细腻生动的演技、贴近校园生活的鲜活剧情,深度演绎大学生在成长路上的困惑迷茫与青春感悟,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直抵心灵、传递温暖的视听盛宴。
学院党委书记胡萍出席活动并致辞。她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心理情景剧大赛的深远意义,对赛事的成功举办表达了殷切期待,并着重强调,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青年学子心理素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核心环节,更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胡萍指出,本次大赛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表达自我、情感共鸣、心灵疗愈的优质平台,更是一次凝聚青春力量、锤炼意志品格、促进全面发展的宝贵实践。她鼓励全体参赛选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并预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学院党委书记胡萍出席活动并致辞。她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心理情景剧大赛的深远意义,对赛事的成功举办表达了殷切期待,并着重强调,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青年学子心理素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核心环节,更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胡萍指出,本次大赛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表达自我、情感共鸣、心灵疗愈的优质平台,更是一次凝聚青春力量、锤炼意志品格、促进全面发展的宝贵实践。她鼓励全体参赛选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并预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大赛以“光芒”为核心意象,10支队伍的作品如同10束特质各异的心灵之光,照亮了青春成长的漫漫征途。24智能科学与技术1班《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聚焦自我突破,传递直面非议、坚守本心的勇气;2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众班)《卷与摆的破局之路》探索校园生活中的平衡之道,引发当代大学生的深刻思考;25网工2班《一夜成功APP》凭借坚守初心的深刻主题、精湛的舞台演绎斩获一等奖,赢得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此外,多支队伍的作品聚焦校园霸凌、网络暴力、新生适应、人际交往等大学生群体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真挚动人的舞台表现引发观众强烈情感共鸣,传递出治愈、正义、守护、成长等正向价值力量,让现场观众在共情中收获启发,在感悟中汲取温暖。


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本次大赛采用百分制评分规则,评委团由专业教师组成,从剧本主题贴合度、演员舞台表现、整体舞台效果、时间把控精度四大维度进行综合考评。颁奖环节中,安徽建筑大学教授王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党委副书记姚娜、学校大学生处心理健康科老师顾盼盼、分别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队伍颁奖。其中,25网络工程2班获得一等奖、25大数据1班、25网络工程1班等队伍荣获二等奖,24智能科学与技术1班、24网络工程2班等队伍荣获三等奖。获奖队伍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继续以戏剧为载体传递心灵力量,让青春正能量照亮更多身边人。

“每个人心里都有黑暗面,但也有光明的一面。现在我也能相信,只要努力到最后,不轻言放弃,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出光明的未来。”现场一位观众的感慨,道出了本次大赛的心灵价值。作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品牌活动,此次心理情景剧大赛以艺术为纽带,让十束来自不同心灵角落的“光芒”交汇融合,既让参赛学子在剧本创作中梳理情绪、沉淀思考,在舞台演绎中探索自我、突破成长,也让现场观众在情感共鸣中释放压力、收获勇气,实现了“演者有所悟、观者有所得”的双重育人效果。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学院整体育人体系,立足学科特色与学生成长需求,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新路径。此次心理情景剧大赛的成功举办,正是学院深耕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有效缓解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更搭建了师生间、同学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子们在追逐科技梦想的道路上,培育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丰盈明亮的内心世界。未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将持续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不断推出更多贴近学生需求、形式丰富多样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续擦亮“以剧育心,以心育人”的工作品牌,让更多“心灵之光”尽情绽放,为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筑牢心理根基,让青春在守护心灵、追逐梦想的征程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撰稿:付贤坤 初审:王桂云 复审:姚娜 终审: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