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十二五”校园建设与发展规划

 

合肥学院公共事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保障能力建设,根据合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特制定《合肥学院“十二五”校园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校园建设基本情况

(一)校园概况和主要建设成就

1、校园占地面积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合肥学院校园占地面积达到1212.04亩(含待置换的土地)。其中“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是南艳湖校区二期工程,规划建筑总面积达到666.79亩。   

 

二期用地平衡表如下:

 

项目

用地面积

折合亩数

所占比例

%

规划用地面积

53.14公顷

797.14

 

规划建筑用地面积

44.45公顷

666.79

100.00

 

办公用地

校前行政办公区

2.98公顷

44.7

6.71

教学用地

图书馆

3.69公顷

55.35

28.32

教学实验组团

6.15公顷

92.25

实习组团

2.75公顷

41.25

宿舍用地

学生宿舍1#

3.06公顷

45.9

13.63

学生宿舍2#

3.00公顷

45

体育用地

体育区

11.20公顷

168

25.20

公共绿地

中心绿化区

6.68公顷

100.2

15.03

道路

 

4.94公顷

74.1

11.11

 

预留发展用地(未征)

8.69公顷

130.35

 

 

二期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规划建设用地

44.45公顷

总建筑面积

35.19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面积)

33.89

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面积)

1.30

建筑占地面积

6.69

容积率

0.76

容积率(不计体育用地)

1.02

建筑密度

15.05%

绿地率

41.38%

停车位

600

地上停车位

520

地下停车位

80

 

2、新建校舍与办学条件改善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完成了新校区二期的6栋学生公寓、2个食堂、图书馆、综合球类体育馆、德国中心以及标准塑胶运动场项目建设改造工作,新增校舍面积11.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十一五”初的49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0577万元,馆藏纸质图书从“十一五”初的56万册增长到现在的81万册,电子图书达到21221GB完成了宁国路校区的收储和黄山路校区的置换和二期工程667亩征地工作。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南艳湖校区二期23.57M2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

在十一五期间,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全校网络信息点数量达到了5000余个,基本覆盖了学校的教学、办公和公共场所,学校互联网络出口扩充为700Mbps,充分满足了教学、对外宣传等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校园网络运行稳定、管理水平较高,承载了学校新图书馆IP监控、一卡通、网络学习、网上评教、网上招生、网站群、电子政务、财务管理等多项业务。为团委、学生处、财务处、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提供了信息化服务的技术支撑,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校园基础网络已成为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络安全建设与管理方面,圆满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国庆60周年、奥运会、四体会等重要时期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建设了安全的网络远程访问、上网行为管理、反垃圾邮件网关和应用分析等系统,学校的网络安全工作得到了合肥市公安局网监支队和高教同行的认可。

在电子校务建设方面,开展相关IT系统的建设,进行资源整合,保障了学校一卡通业务的正常运转,完成了与多个业务系统的对接,拓宽了使用范围。为教师搭建了教学科研平台,有力地保障了学校的“三建一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校园基本建设与条件保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安保等方面引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校园用地整体规划不尽合理。校园占地面积偏小,发展空间受限,二期校园的南面和东南面不边路,周边未征土地的不确定因素多,急需扩展。

2、教师办公用房不足。行政办公用房偏紧,特别是教师办公用房不足,办公条件亟待改善。

3、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网络基础设施老化,基于校园网应用系统不多。应用系统独立运行,形成了资源孤岛、信息孤岛,资源不能有效共享。

4、教职工住房问题未得到解决。新校区没有教职工宿舍,既不能解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也不利于新校区的教育教学管理。

5、没有建立专门的、有一定规模的功能比较完善的教职工食堂。

6、校园的绿化规划不尽合理,养护费用投入不足,养护的质量不高。校园保洁不到位,公共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十二五”校园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后勤服务保障理念。加快改革步伐,全方位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满足我校“十二五”期间建设有特色、高水平,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需要。形成教学保障功能完善、育人环境良好、与学校快速发展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基本建设与条件保障建设规划。

(二)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2、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发展相结合

3、校园建设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4、校园建设与节能降耗相结合

三、十二五期间校园建设的基本目标与任务

(一)十二五校园建设规划的基本目标

以学校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化、园林化、数字化、高品位的大学校园为目标,切实加快推进校园二期建设,不断改造、调整和完善现有功能,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适应建设有特色、高水平,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需要。到“十二五”末,把学校基本建设成为区域规划布局合理、各项功能齐备完善、资源利用节约高效、室内布置简洁实用、室外建设生态环保的功能和美化并举、现代气息和文化积淀并存的高校校园。

(二)十二五校园建设的任务

1、校区功能定位。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搬迁至南艳湖校区,实行统一校区办学。黄山路校区置换之后将保留继续教育和培训功能;宁国路校区和黄山路校区置换之后将保留教职工生活区。原师范校区继续保留教职工生活区。

2、校园建筑规划。

校园建筑规划原则:服从教学需要,优化功能配置,体现传统与现代兼容。

南艳湖校区是我校的主校区,在十一五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管理,规范运行,节约投资,保证质量,确保工期”的原则,积极协助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局,加强工程管理,加快建成主教学楼、教学实验组团、实习组团、学生公寓、教职工值班休息用房、生活服务综合楼、行政办公楼、学术交流中心、运动场地、配电房等,计23.57万平方米(含地下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用地约28.08公顷(约420亩),总投资约6.37亿元。实现2012年一校区集中办学的目标。

谋划启动学校三期工程建设。在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启动学校三期工程的建设。力争新征450亩左右土地,使校园总面积达到1500亩左右。新建研究生教学生活区、工程实验中心、产学研合作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区等项目,新增校舍面积20万平方米左右。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师住房问题。

3、校园基础设施及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规划

南艳湖校区将在十一五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完成新校区网络和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为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打下基础。通过教育网结点接入下一代互联网CERNET 2,为相关系部创造真实的IPV6实验和科研环境。以校园网络为载体,建设完成能源智能化管理、数字安防、数字广播等系统平台,实现IP应用的网络整合。

继续推进建设先进实用的应用支撑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科技管理、学生综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理、学报管理、体育运动管理、后勤服务管理、一卡通管理、网络教学平台、实践教学信息平台、教学评估管理、研究生管理、成教生管理与留学生管理等。以业务应用为导向,开展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与规划,推进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为广大师生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构建统一的信息门户,集中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服务管理和内容整合,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构建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单点登录,构建安全可靠的公共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

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实现关键业务的入侵防护,建设数字化校园关键数据存储备份中心,完成网络以及校园关键业务的高可用性建设,使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校园绿化、美化及亮化工程

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本着以生为本、环境育人的宗旨,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切实提高环境建设品位,努力建设树木花卉、绿地景观布局合理,风景优美,自然中和,生态人文特色并重的美丽校园,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整洁、安全、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5、校园附属设施建设规划

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增2个学生食堂,新建1有一定规模的功能比较完善的教职工食堂,改造现有的教职工食堂,招标引进优质品牌餐饮企业经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餐饮管理服务水平,切实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伙食供应。

建设校园综合服务网点。超市、通讯、邮政、银行、文印等经营服务网点实行公开招投标,交给有实力的社会力量经营,合约管理,学校监管。

四、十二五期间校园建设的保障措施

校园建设与发展规划是学校“十二五”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的主要投资领域,是建设“合肥大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时间跨度大,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保障有力、监管到位。

(一)争取政府支持,继续加大对学校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二期建设项目和学校整体搬迁任务;征用校园周边已为数不多的土地,启动三期建设,尽快建成举办合肥大学所需基本条件。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加强研究,重视社会融资对学校办学经费的有益补充;二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互利双赢;三是进一步做好校友会工作,募集用好校友的捐赠。

()继续加快宁国路校区的置换工作,为三期建设筹集部分资金,继续加快新校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容提质,提高其办学效益。

(四)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放校内服务和经营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加强对基本建设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严格控制工期,确保质量,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