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系“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

 

“十二五”时期是我系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生物、食品、环境类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与发展新形势,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了加快我系的事业发展,根据《合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成效

1、专业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成功申报了“ 食品科学与工程”1个本科专业,加上十一五我系已有的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环境工程专业,现有本科专业4个,在校本科生总人数924人;生物工程专业批准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微生物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发酵工程与设备》和《生物化学》课程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成立了发酵工艺研究所、合肥市环境工程研究院、城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发酵工艺重点实验室、院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2、师资队伍规模和质量明显改善

通过“人才引进计划”、“硕博工程”以及与企业联合实施“双聘双挂”等措施,师资队伍规模、质量明显改善,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引进人员18人,其中引进博士、教授10人。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 40岁以下的教师100%拥有硕士学位。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坛新秀奖2人。此外,聘请德国客座教授4人,国内客座教授5人。

3、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卓有成效

按照学科专业发展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增建了8个具有标准专业水准的实验室和一个专业性和功能性较强的校内产品生产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专业规划的要求,得到了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现有实验室面积约2000平米,2012年整体搬迁新校区后将有10000平米新实验大楼启用。现有15个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建成有安徽省应用型高校中颇具特色的校内啤酒生产实训基地、2个重点实验室;配有红外、紫外、原子吸收、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酶标仪等一批精密的分析测试仪器,仪器设备总价值达一千万余元,能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此外,充分开展校企合作,与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华伊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白帝乳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建立了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了单一性实验教学内容,专业实验课程全部为综合性、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实验课程全部独立设课,创新了针对课程群的实验课程或独立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验开出率100%。

4、积极推进了学院倡导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落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为了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开设专业导论课,由专业教授、业界专业人员担任讲授任务;为了让学生在相近或相关的专业岗位上,感受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在大学二年级暑期前后增加认知实习学期;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变“重末端考试”为“重过程监控”,实施“N+2”考试考核制度;为了强化实践教学,进行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调整,由过去的不足20%调整到30-35%,并根据课程的特点,设置实验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数量存在结构性短缺,新专业和“双能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还有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还有待完善。

2、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还不够浓厚,学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实验实践教学质量检验标准欠缺。

4、实验室建设在十一五期间虽已取得重大提升,但是部分基础教学设备还比较薄弱,基础教学设备建设有待重视,实验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5、模块化教学改革还不够深入和扎实,以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模块考核及其教学团队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地落实内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6、专业内涵建设不足。

二、“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从人才建设战略和产学研用合作战略入手,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深化教学科研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促进我系专业建设持续、快速、高水平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使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加深入,专业办学特色更加显著;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完善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快速推进硕士点的建设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力争部分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依托学科优势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双能型”师资队伍,造就1-2个水平较高、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积极引进和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2、具体目标

1)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专业布局,适度增设新专业。未来五年,我系专业建设的重心将转移到内涵建设,在努力提高现有微生物学重点学科、生物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水平的同时,改造生物技术传统专业,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进行特色专业培育。力争国家级重点学科有所突破,申报新专业1-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再增省级重点学科1-3个,再建1-3个省级特色专业,新建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实训中心基地、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12个产学研战略联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3个。

积极发展专业硕士教育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新增专业硕士点1-2个以上。

2)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深化应用型人才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省级重点教研项目3-5项。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建设,打破过去建立在学科体系上的知识结构,以模块化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到2015年,系现有的4个本科专业全面实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再增1-2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积极实施学分制和主辅修制改革;在教材建设方面,出版1-2门能反映我系学术水平、具有鲜明特色的精品教材;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内容改革,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改革,以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为载体,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

4)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保障。围绕专业建设新建实验室2-4个,校级示范实验中心1-3个,省级示范中心1-3个;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与企业共建嵌入式实验室1-2个,并新建一批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将结合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突出重点,鼓励专业实验室的特色建设,保证学生专业实验和教师科研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并通过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同时,继续开展“少台套、大循环”教学模式改革和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3)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外聘、企业挂职培训等形式,强化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一批企业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来校兼职。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形成一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通、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师队伍。至2015年,专任教师争取达到50-60人,培养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学术和创新团队1-2个,省级学术、学科带头人2-4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18人。“双能型”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三、“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具体措施

(一)加强宣传学习,凝心聚力

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培训,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全系师生员工对学校、系“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使规划执行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过程,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以“三大建设”为抓手,整体推动系学科专业水平

以学院“省级应用型示范高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生物工程国家级特色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并带动系其它专业如生物技术的专业改造、食品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的培育。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力争未来5年先后有1-3个专业成为其试点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工程教育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以学院力争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建设合肥大学的发展目标为牵引,积极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与省内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做好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导师遴选以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联合培养质量;认真学习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申报相关政策和材料,力争未来五年1-2个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引导系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以模块化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内容改革,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改革,完善现有的管理和监督方法、推进第二课堂平台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积极探索开放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育人机制、教学模式、实践体系、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

(四)坚持能力培养为中心,深化产学研用结合,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

继续坚持开设综合性、应用型和设计性实验,到十二五末各专业综合性、应用型和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50%以上。积极探索工程性、研究性和个性化实验;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开设与单一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与课程群相对应的实验课,以及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等三类实验课程;继续探索“少台套、大循环”改革模式,提高实验设备使用效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管理上,继续改革实验室运行和管理机制,强化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配备有工程背景的硕士生作为实验指导教师;建立实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实验实习效果。

拓宽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渠道。大力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综合性实习基地建设,发挥学校的人才、科技和地域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路,通过开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建立起校企相互联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联合企业建设2-4个以上的“嵌入式”实验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与相关企业联合申报,共建1-3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

进一步加强专业实验室,尤其是新办专业实验室建设,保障新专业的教学需要。重视基础课实验室,特别是常用基础仪器设备的添置和补充,方便师生教学。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各专业实训中心,如生物工程实训中心、环境工程实训中心、食品工程实训中心的专业实验室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彰显专业特色。

(五)坚持“引进和培养”结合,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外聘、企业挂职培训等形式,强化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一批企业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来校兼职。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形成一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通、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师队伍。继续实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通过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严格教育教学规范等激惩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