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视窗】写好塑形文章 让文旅融合“出彩”更“出新”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24浏览次数:10

2025年8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交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教育强国强省建设的合肥大学答卷,在“融合学科”新范式下探索“新文科”建设使命,学校组建了文化与旅游学院。

新起点、新布局,文化与旅游学院精准把握省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智库建设和地域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抓研究、抓传播、抓转化,整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领域科研团队,强化应用对策研究,重点聚焦环巢湖片区做好有组织科研,深入开展文旅融合发展的研究阐释工作,积极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文旅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咨政咨询服务,多项成果被党报理论版刊发和省市政府采纳。



析理论道:巢文化的历史挖掘和体验升级

查金萍教授的《八百里巢湖水,化作锦绣诗》(安徽日报·理论版)用皖中诗路的精彩华章展现了古巢湖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系统提炼了“山水相依景物成诗”“汤汤巢湖鼓角争鸣”“八百烟波悠悠千年”的巢湖意象群,深入梳理了巢湖经典诗词的丰富内涵、当代价值和传承路径。

文章将巢湖沿岸的春花秋月、阴晴雨雪、湖市蜃景尽收笔下,把两关之间的鼓角争鸣、千年形势、英雄壮心娓娓道来;更让我们跟随者欧阳修、梅尧臣等诗词名家,一览稻熟蟹肥、奇花野鹤的客巢心境;随着焦姥·陷巢州的传说和石涛《巢湖图诗》的流传,走进了巢湖文化的历史深处。千百年来,诗词培育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涵养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文章对巢湖经典诗词的传播推广,让我们对巢湖的悠悠千年人文记忆更为清晰、更加生动,更让我们深深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经典诗词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之中。

郭静副教授的《加强环巢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安徽日报·理论版)一文聚焦环巢湖历史文化保护议题,围绕系统挖掘梳理环巢湖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评价环巢湖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和保护利用现状、探索环巢湖流域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大环巢湖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4个方面展开。文章紧扣文旅融合新场景,提出了环巢湖流域文旅融合发展需要把握好“文”与“旅”的契合点、展现合肥“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做足环巢湖区域的“水文章”“湖文章”、重视“人”的体验和感受。

建言资政:全域旅游的智慧建模与特色发展

唐元副教授的《加快提升全域旅游智慧化水平》(安徽日报·理论版)立足安徽省智慧旅游创新发展新指引,提出了以“新基建”重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以技术融合创新全域旅游产品业态、以智能算法重塑全域旅游服务范式、以机制协同赋能全域旅游保障体系的四维发展体系。文章以全域视野深入探讨了文旅消费智慧转型的技术赋能、数据驱动、业态创新路径,助力安徽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智慧旅游强省的跨越式发展。

陈丹副教授的《安徽民宿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政府采纳)围绕推进安徽省民宿业高质量发展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提出政府的“五篇文章”和市场主体的“三张牌”建议,主张围绕高品质旅游强省和和美乡村建设,以更大力度推进民宿业从单纯住宿业态向“民宿+”多业态融合转变,从中低档为主向高中低档合理配置转变,从宿主自有资金建设为主向多元化资本广泛参与转变,全力打造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的民宿产业发展高地,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

文化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丁增武教授表示,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学院将进一步激活“新文科”建设文理交叉、学研融合、知行贯通的新动能,创新思维培育高质量文旅人才,精准赋能文旅强省、文旅强市建设,为塑造“大湖风光、江淮风韵、创新风尚”的合肥文旅空间,推动“以地域优秀文化为内核、自然生态景观为底色、文旅深度融合为支撑”的安徽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潇潇 预审:丁增武 审核:贾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