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海建桥学院副董事长黄清云一行来我院访问交流。我院副院长陈啸热情接待了来宾,院两办主任刘樟树、科技处处长李长花、教务处副处长顾俊以及经济系、电子系、艺术系、中文系、外语系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陪同接待。
陈啸首先对上海建桥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他从两个特殊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特殊之一是我院创建之初实行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政策,是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项革新;特殊之二是我院在1985年便与德国下萨克森州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德国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陈啸表示,正是因为这两个“特殊”才成就了两个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他指出,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此外,他介绍道,学院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之一,目前有4个专业列入该培养计划,按照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优秀的一线工程师。同时,学院还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度试点工作单位、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的常任主席单位。在谈到校企合作育人时,陈啸说,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院与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教师培训、科技开发、共建实验室、学生实习以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会上,陈啸副院长还详细介绍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黄清云副董事长介绍了上海建桥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听了陈副院长的介绍收益颇丰,并邀请陈副院长去上海建桥学院进行指导。在双方赠送礼物并合照留念后,进行了对口交流活动。(学生记者 朵增月 孙宏杰)
陈啸首先对上海建桥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他从两个特殊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特殊之一是我院创建之初实行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政策,是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项革新;特殊之二是我院在1985年便与德国下萨克森州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德国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陈啸表示,正是因为这两个“特殊”才成就了两个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他指出,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此外,他介绍道,学院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之一,目前有4个专业列入该培养计划,按照校企合作育人的模式,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优秀的一线工程师。同时,学院还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度试点工作单位、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的常任主席单位。在谈到校企合作育人时,陈啸说,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院与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教师培训、科技开发、共建实验室、学生实习以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会上,陈啸副院长还详细介绍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黄清云副董事长介绍了上海建桥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听了陈副院长的介绍收益颇丰,并邀请陈副院长去上海建桥学院进行指导。在双方赠送礼物并合照留念后,进行了对口交流活动。(学生记者 朵增月 孙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