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对部分校园绿化进行改造提升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10-21浏览次数:2442

 

二期行政楼前梧桐行道树已完工
 
 
 

 

一期东门大道银杏行道树已完工

 

 
图书馆西门前绿地已完成造型

 

 

    轰鸣的机械,忙碌的工人,一片片经过整理的土地,一颗颗刚刚栽下的大树,一个个新的景点,这就是合肥学院绿化工地的现场。
    2013年,根据我院绿化的现有状况,合肥市委市政府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提升我院的绿化。本次工程涉及我校8.5万平米绿化,在充分利用现有树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力争做成绿化精品工程。其中A区(锦绣大道以北校区)为6.5万平米,包括大门口至8号楼范围内的绿化提升,6号楼西北角景观塘建设,2条主要道路拓宽,路灯更换等; B区(锦绣大道以南校区)为2.03万平米,包括对大门口、行政楼、图书馆四周、体育馆西侧、南侧绿化提升,法梧行道树,大草坪南端栽植榉树阵等。A区7月15日开工,B区8月25日开工。
    在提升项目的设计环节,学院安排人员赴上海高校开展调研,按照上海绿化标准和《合肥市绿化施工导则》,专门制定了《合肥学院绿化施工特别要求》,并将《合肥学院绿化施工特别要求》的内容全部体现在设计图纸和施工、监理招标文件中。经过公开招标,河南豫建市政园林公司和安徽华兴园林公司中标项目施工,无锡市政园林监理公司承担了监理工作,设计由江苏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
    在工程施工中,结合校内现有地形地貌,对绿化用地造地型,将现有土壤内的石头、砖块和粉煤灰等建筑垃圾全部清理外运,用旋耕机、灰土拌和机等机械对大块土壤进行粉碎。再加入粗砂和东北泥炭土,进行充分拌合,形成有利于绿化生长的富有营养的种植土。最后对绿化土壤进行地形整理,形成高低错落、流畅舒展的绿化地形。
    苗木选择时,要求所有干径15厘米以上乔木和数量在20棵以上的树木必须经过学校到苗圃选定。院绿化管理人员到江苏邳州、山东济宁、菏泽及安徽宁国、金寨等地选定树苗。
    为了把该项工作做好,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院里重视对工程施工的监管,由纪委书记洪家友负责,院公管处、后勤集团抽调6人,采取“全场盯人”战术,对所有环节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把关,确保工程质量。院长蔡敬民、副院长郑永红多次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公管处、后勤集团、二建办等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牺牲暑假和周末休息时间,不畏辛苦,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始终坚持在施工现场,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了大量的艰辛工作。
    乔木栽植时,对树穴的尺寸进行严格的验收,对树苗的规格、树形逐棵测量验收。如行道树银杏第一车25棵到场后,经验收没有达到树形美观要求,不予通过验收,由施工单位全部退回,保证了树木的质量。东北泥炭土到场后,用自制的1立方米的量斗,对每一车进行抽检。黄沙到场后,管理人员用尺子每一车丈量。
    我院新校区经历了三次建设过程,分别在2003年、2008年以及2012年完工。由于当时对绿化资金投入较少,设计施工标准较低,土壤都比较贫瘠,部分树木和色块由于缺乏营养长势不良,有的草坪也到了更换的期限。
    此次绿化提升项目将解决原有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为师生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升校园环境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按照计划,本次校园绿化提升项目将于12月上旬结束。(宣传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