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副院长蔡敬民博士走进“两会热线”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7-01-26浏览次数:551

2007年1月26日  安徽商报 10 版

 

只挑名校毕业生是用人误区

    昨天中午,省人大代表、合肥学院副院长蔡敬民博士走进本报“两会热线”,就创业和就业等相关话题与读者、网民朋友进行了在线互动。

关注就业难

只挑名校生是个误区

读者:现在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强调应聘者的学历,各个单位对毕业生有了区别对待,还有只招名校毕业生,不知道您怎么看?

蔡敬民:在就业的时候,把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这本身是不对的。我们在办高等教育的时候,应该是分类知道的。就是应该要办出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服务于社会不同的层次。服务面向是不一样的,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培养人才有培养规格,一般的本科院校也有自己的培养规格。

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国内有不少单位,在人才使用上面存在浪费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能够很好地按照人才实际的需要去使用人才。所以说用人单位也要端正心态,用人主要看的是能力,而不应该是名校的学历和招牌。

读者:蔡副院长您可知道现在不少大须生毕业后到居委会工作,甚至平时扫大街,这难道不是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吗?比如说在合肥,您觉得现在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的薪水底线应该是多少?

蔡敬民:薪水问题需要区别对待,如果是在安徽,我觉得平均应该有 1000 元左右。因为我现在是在高等学校工作,如果我是一个用人单位的领导的话,我想一般来讲的话应该是在 1500 块钱左右。

另外,现在的确有游戏大学生到居委会工作,居委会也确实要处理“扫大街”的事情,让他去体验一下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安排他整天去扫大街,这真的是一个浪费。因为每一个毕业了的大学生,都受过一整套的专业培养,他们最后应该做更专业的事情。

关注选择创业

先就业比创业更现实

读者: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在走出校门时有创业的想法,那么对大学生来说是先选择就业还是先选择创业?

蔡敬民: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在办学、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时候,很少有学校把创业这个因素,融入到教学方案里面去,去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的。那么从目前来看的话,就业应该是首选。因为创业除了要有创业精神以外,更需要强调创业的能力。从大学生本身来讲,对社会可能还不够很熟悉,他更需要了解这个社会,丰富自己的经验。所以如果能够先就业,在积累了一点经验后,再去创业,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会更现实一点。

读者:我想走小本创业之路,怎样才能少走弯路,要有怎样的准备和心态去做一个小老板?

蔡敬民: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国家在创业方面的政策,把优惠的政策了解了,让政策为你服务;第二就是你在选择做什么样的事业时,必须把方方面面都想清楚,不要盲目地去创业。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想法后才能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