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潮头――写在合肥学院三十周年校庆之际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10-10浏览次数:562

――写在合肥学院三十周年校庆之际

郑 锐

合肥日报 2010年10月10日  头版
 

    安徽人历来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1978年,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一张包产合同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掀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980年,在安徽省会合肥,全国第一所新型模式的大学――合肥联合大学创办了。学校创办伊始,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方针,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勇敢的先行者。

  筚路蓝缕 创办“新型大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迫切需要大批人才。我在1977年担任中共合肥市委书记时,当时的合肥还是个中等城市,经济实力也不强,城市发展中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但瓶颈是人才的严重不足。为解决发展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合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行教育和劳动制度的同步改革,按农业、工业、金融等行业部门的要求创办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培训人才。这些措施,使得没有考上学校的大部分初中、高中毕业生等得到了合理安置。

  但是对于经济建设来说,不仅需要一般人才,更需要高级人才!

  然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财力有限,高校虽然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但每年招生数量较少,尤其是当时的安徽高校也少,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比北京、上海等地高出许多,大批可塑之才仅因一分或几分之差被拒之门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市领导心急如焚!当时我们也意识到只有改革,才能真正实现不拘一格育人才,解决人才缺乏的难题。就在这时,当时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承宗教授提出创办“联办公助,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新型大学的设想。杨老建议,每年在国家统一考试后,略微降低录取分数线,招收一些有培养前途和具备自费走读条件的落榜生。这一设想当时在全国教育界都是十分新鲜的,立刻引起社会各方强烈反响,特别是一些落榜生的家长,纷纷来信拥护这一主张。我当时听了,精神为之一振,立即意识到这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倡议,它不仅能解决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才,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而且开辟了一条办学育人的新路子。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办法所无法解决的。我深信,凭杨老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不以差几分就替孩子定“终身”的见解,是完全正确的。省委主要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支持杨老这一创新改革的主张,认为它符合我省省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合肥各高校的领导同志也都积极支持。我们合肥市委、市政府急人民之所急,更是举双手赞成。于是,我亲自登门拜访杨老。第一次接触,我们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创办合肥联合大学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动密切,经常在一起探讨,不仅是并肩奋斗的战友,还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于是,在省、市两级党委的支持下,一个由省、市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有关大学负责人参加的“合肥联合大学董事会”很快建立起来,杨承宗教授任校长,我担任董事长,并立即建立起一个精干的工作班子,着手筹办创建合肥联合大学。为了解决办学中的困难,尽快把合肥联大建成,所有的筹建人员都努力工作,没日没夜地奔波劳碌,一心扑在大学的筹建工作上。值得欣慰的是,对于创办合肥联大这件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合肥市各界都全力支持,从市领导到普通群众,从机关到农村,可谓是一呼百应。省市党委、政府领导,省市教委、计委、财政、人事以及经委、建委等有关部门和各高校也都为创办这所新型的大学大开“绿灯”,鼎力帮助合肥联大解决建校、办学和推行教育改革中的各种困难。就这样,在白手起家的艰难条件下,我们全体创建人员齐心协力,因陋就简,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创办了这所新型的合肥联合大学。

  1980年10月11日,合肥联合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省科委礼堂举行。当时的省委书记顾卓新,省委副书记兰干亭,副省长魏心一、杨纪珂,合肥市委、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和高校的负责人,合肥联大董事会各位董事及首届357名新生出席了开学典礼。省委书记顾卓新同志在讲话中勉励大家:合肥联大,大有可为。

  合肥联大的成立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是在充分发挥中科大、合工大、安大、安农、安医、安徽中医学院等在肥7所高校的优势和潜力的前提下创办起来的。她和当时的高校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学校用联办公助、适当收费的办法解决办学资金问题,即学生每年缴纳一定学费,省、市政府补助一部分,社会资助一部分,只用相当于普通大学1/5的经费,却培养出质量相同的人才;二是对毕业生不包分配,打破了“铁饭碗”,学生毕业后由学校向人事部门或用人单位择优推荐,通过“供需见面”的形式,为用人单位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社会急需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使得学生一毕业就成为社会需求的“香饽饽”;四是学校选聘7所大学的优秀教师、学者、科学家兼任授课,集百家之长、采博学之风,成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五是学校租用教室、实验室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实行走读,不包吃、不包住,最大效率地利用社会资源;六是对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按照要求修完课程后,经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学分,完成规定的学分额度,学校即准予学生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建校史,不论是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组织形式,还是采取“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毕业生分配方式,这些改革在1980年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省内以至全国都开创了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先河。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决征地、建校、设备、经费、师资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张白纸上书写出辉煌的一页――办起了一所本科大学,这是新时期社会力量办大学的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现在看来,三十年前的新生事物,三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开花结果,许多方面已经成为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举措。

  薪火传承 再谱华章铸辉煌

  三十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三十年的时间,同样可以历练一所学校。如今,合肥联合大学已与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了合肥学院。回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可以说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起来的高校。

  三十年来,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学校的办学观念变新了。学校确立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人民满意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确定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改革开放、求实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大胆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学校的规模变大了。由建校初期的借用外单位校舍办学、仅有几百名学生,已发展成为拥有千余亩校园、一万四千余名学生的大学。

  学校的实力变强了。教职工队伍由开办初期专兼职工作人员仅有8名到现今教职工9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686名,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专业设置由建校初期的理工、中文、英语三个系科发展到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教育学六大学科兼有,17个教学单位,4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9100余万元,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大大改善。

  学校的特色凸现了。经过三十年来的探索实践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坚持走应用型高校建设之路,初步构建起以应用能力培养和评价为主导的、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硕士研究生培养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重点建设的5所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单位。

  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提升了。合肥学院的学生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累计获得包括一等奖等大奖在内的奖项30多项;学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录取分数线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文、理科录取最低分数线分别高出全省二本录取控制线26分、29分;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就业质量较高,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2010年97.9%),其中60%以上毕业生在合肥工作,80%以上毕业生在安徽工作,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工作骨干。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

  学校的对外开放更加深入了。1984年,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建立友好省州合作关系时,德国人对创办不久的合肥联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年,双方签署共建协议,把建设合肥联大列入合作项目,合肥联大得到了德方400万马克的无偿援助,这也为当时合肥联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今,学校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已由初期的接受单向援助发展到双向教学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多方面合作,合作的对象由德国一个国家的部分高校发展到韩国、日本、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泰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学校目前与国外31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中国安徽-德国中心”、“中国合肥-韩国中心”都设在合肥学院。到国外留学的合肥学院学生有1300多人,其中2009年派出留学生284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的人才。

  这一切得益于:改革开放、求实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求实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是合肥学院的生命力之所在。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求实创新,合肥学院就不会发展到今天。今后合肥学院仍然要坚持解放思想,秉承改革开放、求实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常办常新。

  这一切得益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始终立足于社会的需求办学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得越紧密、贴得越近,她的生命力就越强,她的发展空间就越广阔。事实雄辩地证明: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办好合肥学院的根本途径、必由之路。

  这一切得益于: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发展历史说明,事在人为。没有人的积极性,没有和谐的氛围,没有凝聚力,任何事情都难以办成。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有战斗力,团结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夺取新的胜利。

  今年10月11日,合肥学院将迎来三十周年校庆。我作为合肥联合大学创办的历史见证者,我为合肥学院的巨大变化和健康发展而无比喜悦和高兴,我更期盼合肥学院站在新的起点,坚持科学发展观,秉承三十年办学历程中一以贯之的改革创新传统,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为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发展作出贡献!让合肥学院在中国高校之林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

  郑锐,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寿县(现划为长丰县),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长期坚持敌后斗争。曾任区、县党委书记,连指导员、区队教导员,县总队政委;解放凤阳时,兼任凤阳县军管会主任;1949年后任皖北区党委农委会和土改委员会秘书长,皖北区、安徽省生产救灾办公室主任;1953年后任安徽省委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省委委员、省委常委;1977年后任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合肥军分区第一政委,兼任合肥联合大学董事会董事长。1983年后任安徽省第六届、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曾任第五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