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化学材料与工艺专业2007届毕业生何雪垠
一个话很少,有点严肃,似乎每天都很忙碌的创业小伙,2012年才开始着手创业,在别人眼里似乎是一份迟来的决定,但在他眼中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这是一份迟来五年的决定
“毕业以后压力好大呀……”
“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
“唉……”
临近毕业,我们总能听到很多大四学生抱怨毕业的压力,哀叹创业的不易。当初的雄心勃勃,信誓旦旦,终究抵不过血淋淋的现实,化为过眼云烟。有多少人,空有一颗渴望创业的心,却不得不在现实面前选择放弃曾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梦想,成为亿万人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究其原因,不过是应了那句“梦想终究抵不过现实”罢了。然而,却依然有那么一群人,用他们的努力和坚持,与现实搏斗,和梦想为伍,用智慧描绘自己的创业梦,为商业王国添上精彩的一笔。而何雪垠学长也在坚持中找的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2007年,他和所有毕业生一样,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从事医药中间体合成,这样度过了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这五年,平凡却重要,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他之后的创业奠定了牢固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也扩充了人脉,为后来的创业提供了销售渠道。
“在2012年,我们几个年轻人,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我们都需要改变,于是就着手创办了这家公司。”何雪垠说到。
对于这份迟来的决定,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是五年之后才选择创业呢?对于这个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选择创业多半是来自于现实的压力,为了家人,我必须选择创业,我想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这样一句话,是职场人对现实的反击,无奈却淡定;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承诺,温暖而有爱,是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肩上该有的沉稳与责任。
“你对世界充满希望,但现实却不一定报之以温暖,现实是残酷的。”到了三十岁而立之年,结婚生子,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重了,为了让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在三思之后选择了创业。创业的路上无疑是举步维艰的,当他还在筹划阶段时,就遭到了父母的反对,最后在他和妻子的极力劝说之下,父母才同意他走创业这条有着千万种可能的路。成功亦或失败,皆在此一举。在现实面前,为了家人,他选择奋力一搏。
“当你坦然面对现实,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变得简单而清晰,进而你就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也就少了很多苦恼和无谓的纠结。”何雪垠说的十分淡然。
对于所有人来说,当然也包括何雪垠自己,在五年之后才选择创业是一份迟来的决定,但是就如何雪垠说的那样,现实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它会把你慢慢地从美好而不切实际的理想拉回来,它会让一个人慢慢地学会成长,变得愈加强大。
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怀着期待的心情,在加了何雪垠学长的QQ后就迫不及待到他的空间逛了一圈,想着是否可以找到什么“成功秘笈”,看了几页后,我愣住了,顿时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袭来。
2012年10月19日,挺累的。
2013年……
2014年12月25日,累
2014年12月17日,哥累了
2015年……
每一天的说说、日志都记载着何雪垠创业的心路历程,在创业期间,“累”这个词语仿佛成为能形容他生活的唯一的形容词。是的,创业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记者: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路上定是荆棘满布,对于创业中的困难,学长是如何克服的呢?
学长:“你必须坚信,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解决办法。而你的任务就是找出解决办法,无论这一概率是十分之九,还是千分之一,你的任务始终不变。人们总是问,当一名成功的CEO的秘诀是什么?遗憾的是,根本没有秘诀。如果说存在这样一种技巧,那就是专心致志的能力和无路可走时选择最佳路线的能力。”面对这个问题,学长考虑了一下,刹那间没有了之前的那种绝决,最后引用了《创业维艰》这本书中的话来回答。
记者:学长的公司名称叫做“合肥力之行药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这样一个公司名是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力之行”三字,学长是如何看待呢?
学长:“要说到理念,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辩、力行’这几个字吧。公司的名字取于这几个字,而尤其是‘力行’。年轻人,特别是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力行是打开这个社会之门的重要钥匙,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把。”他依然是严肃地样子,不紧不慢地说着这句话。
就如书中所说的一样,所有出色的企业家都会经历挣扎,而且是苦苦挣扎。天无绝人之路,总有一步棋可走。只要坚持下去就有转机:在科技行业的竞争中,明天和今天看起来完全不同。如果你能坚持到明天,也许就会发现,在今天看来似乎毫不可能的解决办法会赫然出现在眼前。在这一段艰难的旅程中,何雪垠有过无奈,也有过动摇,但都未曾放弃,而是事事做到竭力而行。
这也是他当初的所学与所爱
记者:学长,你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对你的创业有帮助才选择的吗?
学长:我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
在我们还十分诧异之时,何雪垠接着说“不过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愿意选择这个专业的,因为我对化学有兴趣。我想说,学一行爱一行吧,与其唉声叹气,不如用心学习。专业课是很重要的,不管专业课对你以后的工作是否有用,重要的是不能白白浪费4年的时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好的思维方式。”
大学里,最热门的专业莫过于和经济有关的几大专业,以至于大家一窝蜂涌向这昭阳不衰的专业,并且在大一的下学期,有的经济类专业的班级甚至会多出一两个班级。有的人选择转专业,而有的人则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对口,进而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面对。针对这个问题,何雪垠的回答显得十分欣然与风轻云淡。或许就是因为这份心境,他才得以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大学里,他学的是化学材料与工艺这个专业,如今创办的一家公司也是和化学有关。合肥力之行药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虽然规模不大,却承载着几个年轻人沉甸甸的梦想,是智慧、热情和拼搏的结晶。
合肥力之行药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药品研发、申报及技术转让;药物中间体研发及生产;功能有机化合物开发及尖端化学品定制等业务,但药物中间体是公司业务的主力军。
记者:平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如何体现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
学长:当遇到工艺方面的问题时,大学的知识就发挥重要作用了,比如药物的合成原料、方法的选择及合成工艺的确定,所以说大学好好学习书本的基础知识是总不会错的。
大部分人都能明白“阿司匹林”是清热消炎的药物,但其合成工艺的复杂程度却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看着似曾相识的有机化学方程式,努力的回忆着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最终也只是记起“C6H6”长得是什么模样。搞不懂一张张纸上写的反应流程,只能顺着箭头去找它的末端……但是这些,在何雪垠的眼中都不是问题。对于门外汉的我们,学长虽然有点无奈但还是很耐心地和我们详细地解释了一番。
笛卡尔运用自己的数学思维画出了一个著名的爱心曲线,也许就像笛卡尔爱他的数学一样,何雪垠也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在自己的心里写下一个爱的化学反应式。
陈红老师寄语:何雪垠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给我们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就是,对待问题总是有一种求知探索的精神,想法也与别人不同,尤其是在有机化学这一方面。对于他选择创业这条道路,我们虽然颇为意外,但是也是支持和鼓励的。今天的他俨然已经成为我们化工系创业的典型,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黎明即起,孜孜为善。我相信,凭着他身上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一定会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注:陈红老师是何雪垠在校期间的专业授课老师,对他在学习上给予了很多帮助,也是何雪垠一直非常感谢的一位老师)
(宣传部 学生处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严琴琴 程璐 指导教师:汪文忠 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