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院拥有硕士点1个: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设有: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数据建模与多模态AI算法、自然语言处理及隐私保护团队、工业物联网与智慧制造、优化与安全人工智能五个研究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信息安全等理论与方法,对行业关键共性问题开展研究。涉及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声音识别;多模态信息融合、设备安全预警、协同智能控制、流程优化;环境监测;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安全计算与隐私保护。利用德国合作优势,要求学生掌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基本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培养能够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现有硕士生导师60人,其中教授16人(含德籍教授1名),副教授22名,先后有10余名教师前往德国、美国、爱尔兰访学,与柏林工业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汉拿大学、中科大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有长期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承担横、纵向项目共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在ORAAAIPattern Recogni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4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20多项。实验室面积300m2,仪器总值3000万元,现有安徽省智能制造多模态数据融合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大学“互联网+”与智能信息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合肥市车间智能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德应用优化研究所等省级和市校级科研平台。